訂婚是正式婚禮的開場,自古以來一直是很重要的儀式,不但可以讓彼此家族先一步認識,也讓新人預先感受到結婚的喜悅與親友的祝福。和結婚一樣,良好的訂婚儀式流程能讓訂婚儀式更加順利。

● 男方家祭:在出發前往女方家之前,要先在自家中進行祭祖儀式,並將納聘用之盒仔餅或大餅,陳放於祖先神祇前,並且上香祭告列祖列宗,將前往某地女方家下聘,奉請祖先保佑這一段姻緣美滿幸福,亦有傳承之意。
● 車隊出發:隨著家祭儀式的結束,此時,貢禮官(也就是俗稱的押箱先生),將所有的聘禮點算清楚,並且逐一的搬運至車上,提醒準新郎帶預備好的紅包、聘金、媒人禮、壓桌禮及戒子等,即可於放完鞭炮後出發,當中切記人數與禮車必需湊成雙數,千萬避免4或8的人數,安排方式為新郎與媒人同坐一台車,納聘車隊早期一般為二輛或八輛車,但現今的不成文規定為六輛車,也較廣泛被採用,而車隊到達時間的安排,通常會以敲定的戴戒指時辰推算,新郎車隊須於此時辰的前一個小時到達女方家。
● 迎納:也就是所謂的燃放排砲禮,當路途中有需要過橋亦或者是巧遇其他的迎娶車隊,皆應立即燃放,而在到達女方家約50~100公尺前,亦要以燃放排炮的聲響作為通知,當然女方家也必須燃放排砲作為相迎的儀式,到達正門後,媒人先行下車,而後陪伴準新郎的親朋好友接續下車,最後準新郎才由女方幼輩開車門請出,並且端清水給予準新郎洗手、洗臉,準新郎應贈送紅包於女方幼輩,也是俗稱的開門禮。
● 進入女方家:媒人必須在兩親家見面時,介紹雙方家長親友認識,通常先行介紹男方家再介紹女方家,最後介紹準新郎,雖就現代的人情文化來說,自由戀愛的風氣較為盛行,因此雙方的親人普遍都已有初步的接觸,不過,此一介紹流程可以說是重頭戲之一,因為除了身分的介紹外,此時媒人亦會說一些吉祥話,為整個訂婚儀式增添喜兆。
● 女方受聘:貢禮官應指示男方的婚禮輔助人員將帶來的聘禮扛下,並逐一清點後,交由女方的父親或者兄長,一一排放陳列,媒人此時居中將大小聘,金飾等禮單點交女方家長,女方親友將聘禮收好,接受聘禮時必須給予所有輔助搬運人員紅包,也就是所謂的扛伕禮、車伕禮,聘禮必須放置於神明桌上供俸,並由女方家中福壽雙全的長輩點香燃燭秉告祖先。
● 奉甜茶:女方長輩請男方親屬依長幼入座,準新郎居末座,媒人為整個訂婚儀式的主導者,作為司儀宣讀流程,此時,準新娘才能由媒人或者家族中較有福份的女性長輩牽引出堂,捧著甜茶向男方來賓依序致敬,媒人必須從旁唸吉祥語祝福,最重要的是,茶杯數量應和來賓人數完全相符,切勿多出或者短少,此為一大禁忌。
● 壓茶甌:奉茶儀式完畢後,準新娘由媒人或家族女性長輩陪同下,捧茶盤收茶甌,男方親友應將紅包捲起放入飲用完畢的茶杯裡,並且一一放置於準新娘所端出的茶盤。
● 戴戒指:此一流程為整個訂婚儀式的高潮,比須於事先則擇好的時辰進行,在雙方家長與親友的見證下,媒人牽引準新娘坐於大廳中,通常是面朝外而坐,不過若為招贅,即改為面朝內,戴戒指時候,由男方先幫女方佩帶,再由女方幫男方戴上,中式的禮法不分男女皆為左手中指,而西式則為無名指,整個過程媒人必須在旁唸吉祥祝福語。
● 祭祖:點燃排香兩對,一為女方父母、二為準新人,媒人唸吉祥語,隨之由女方父母拜神明、祖先,並告婚事定案,祈求保佑,插香的動作,切記不可重複進行,必須一次插到定位,據說,重複插香意味著重婚的可能性。
● 女方回禮:也就是俗稱的壓盛,也有人稱為回盛,亦即先將男方所帶來的禮品取出,回贈一小部分,再附上準新娘事先備好送準新郎的隨身用品,也就是所謂的六禮與十二禮。
● 訂婚宴:隨著訂婚儀式完成後,由女方在家中或是餐廳設宴款待男方來客,男方要準備壓桌紅包給女方,並且致贈所有幫忙的人員紅包,以為答謝禮,直到婚禮結束前,男方不向女方打招呼,更加忌諱說出再見等字眼,宴客結束後,也宣告整個訂婚儀式到了尾聲,男方應盡速退場,不可久留。
● 贈餅:女方將喜餅分送給所有的親朋好友,切記準新娘絕對不可以吃到自己的喜餅。
● 告祖禮:男方回家後應該由父母或者長輩陪同焚香祝禱,告知已完成行聘納采之禮,並將女方回敬之喜餅分享親友,整體訂婚儀式也圓滿畫下句點。
● 車隊出發:隨著家祭儀式的結束,此時,貢禮官(也就是俗稱的押箱先生),將所有的聘禮點算清楚,並且逐一的搬運至車上,提醒準新郎帶預備好的紅包、聘金、媒人禮、壓桌禮及戒子等,即可於放完鞭炮後出發,當中切記人數與禮車必需湊成雙數,千萬避免4或8的人數,安排方式為新郎與媒人同坐一台車,納聘車隊早期一般為二輛或八輛車,但現今的不成文規定為六輛車,也較廣泛被採用,而車隊到達時間的安排,通常會以敲定的戴戒指時辰推算,新郎車隊須於此時辰的前一個小時到達女方家。
● 迎納:也就是所謂的燃放排砲禮,當路途中有需要過橋亦或者是巧遇其他的迎娶車隊,皆應立即燃放,而在到達女方家約50~100公尺前,亦要以燃放排炮的聲響作為通知,當然女方家也必須燃放排砲作為相迎的儀式,到達正門後,媒人先行下車,而後陪伴準新郎的親朋好友接續下車,最後準新郎才由女方幼輩開車門請出,並且端清水給予準新郎洗手、洗臉,準新郎應贈送紅包於女方幼輩,也是俗稱的開門禮。
● 進入女方家:媒人必須在兩親家見面時,介紹雙方家長親友認識,通常先行介紹男方家再介紹女方家,最後介紹準新郎,雖就現代的人情文化來說,自由戀愛的風氣較為盛行,因此雙方的親人普遍都已有初步的接觸,不過,此一介紹流程可以說是重頭戲之一,因為除了身分的介紹外,此時媒人亦會說一些吉祥話,為整個訂婚儀式增添喜兆。
● 女方受聘:貢禮官應指示男方的婚禮輔助人員將帶來的聘禮扛下,並逐一清點後,交由女方的父親或者兄長,一一排放陳列,媒人此時居中將大小聘,金飾等禮單點交女方家長,女方親友將聘禮收好,接受聘禮時必須給予所有輔助搬運人員紅包,也就是所謂的扛伕禮、車伕禮,聘禮必須放置於神明桌上供俸,並由女方家中福壽雙全的長輩點香燃燭秉告祖先。
● 奉甜茶:女方長輩請男方親屬依長幼入座,準新郎居末座,媒人為整個訂婚儀式的主導者,作為司儀宣讀流程,此時,準新娘才能由媒人或者家族中較有福份的女性長輩牽引出堂,捧著甜茶向男方來賓依序致敬,媒人必須從旁唸吉祥語祝福,最重要的是,茶杯數量應和來賓人數完全相符,切勿多出或者短少,此為一大禁忌。
● 壓茶甌:奉茶儀式完畢後,準新娘由媒人或家族女性長輩陪同下,捧茶盤收茶甌,男方親友應將紅包捲起放入飲用完畢的茶杯裡,並且一一放置於準新娘所端出的茶盤。
● 戴戒指:此一流程為整個訂婚儀式的高潮,比須於事先則擇好的時辰進行,在雙方家長與親友的見證下,媒人牽引準新娘坐於大廳中,通常是面朝外而坐,不過若為招贅,即改為面朝內,戴戒指時候,由男方先幫女方佩帶,再由女方幫男方戴上,中式的禮法不分男女皆為左手中指,而西式則為無名指,整個過程媒人必須在旁唸吉祥祝福語。
● 祭祖:點燃排香兩對,一為女方父母、二為準新人,媒人唸吉祥語,隨之由女方父母拜神明、祖先,並告婚事定案,祈求保佑,插香的動作,切記不可重複進行,必須一次插到定位,據說,重複插香意味著重婚的可能性。
● 女方回禮:也就是俗稱的壓盛,也有人稱為回盛,亦即先將男方所帶來的禮品取出,回贈一小部分,再附上準新娘事先備好送準新郎的隨身用品,也就是所謂的六禮與十二禮。
● 訂婚宴:隨著訂婚儀式完成後,由女方在家中或是餐廳設宴款待男方來客,男方要準備壓桌紅包給女方,並且致贈所有幫忙的人員紅包,以為答謝禮,直到婚禮結束前,男方不向女方打招呼,更加忌諱說出再見等字眼,宴客結束後,也宣告整個訂婚儀式到了尾聲,男方應盡速退場,不可久留。
● 贈餅:女方將喜餅分送給所有的親朋好友,切記準新娘絕對不可以吃到自己的喜餅。
● 告祖禮:男方回家後應該由父母或者長輩陪同焚香祝禱,告知已完成行聘納采之禮,並將女方回敬之喜餅分享親友,整體訂婚儀式也圓滿畫下句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